标题:解读:《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 |||
索引号:73610061-2/2025-00006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生态环境局 | 信息分类:政策解读\公报 | ||
概述:解读:《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 |||
成文日期:2025-08-26 00:00:00 | 公开日期:2025-08-26 09:02:12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以下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2025年5月24日印发,8月25日公布)的核心内容解读,综合文件目标、任务及实施路径:
📌一、总体定位与目标
战略定位碳市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政策工具,通过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支撑“双碳”目标实现。构建“强制减排(CEA)+自愿减排(CCER)”阶段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当前覆盖电力、水泥、钢铁、铝冶炼四大行业,占全国碳排放60%以上,2027年目标提升至70%);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到2030年建成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与有偿分配结合的强制碳市场;自愿减排市场实现“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国际接轨”,形成合理碳价机制。
二、重点任务与改革举措
行业扩容基于行业碳排放特征、数据基础等,有序扩大覆盖行业(如石化、化工、造纸等)及温室气体种类。配额管理升级总量控制转型分配方式改革地方试点整合不再新建地方碳市场,现有试点需规范运行并向全国市场过渡,发挥“政策试验田”作用。
(二)自愿减排市场发展
方法学体系完善加快开发社会效益显著的减排项目方法学(如林业碳汇、海上风电),强化全链条管理。CCER应用拓展推动政府、企业使用CCER抵销碳排放(如大型活动碳中和、绿色供应链),提升国际认可度。
(三)市场活力提升
交易主体多元化引入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自愿减排市场逐步向自然人开放。金融工具创新规范碳质押、碳回购等产品,探索碳期货等衍生品,强化碳价信号对绿色投资的引导。强化监管与风险防控打击市场操纵行为,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履约风险预警机制。
(四)能力建设强化
数据质量监管压实企业碳排放核算主体责任,运用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流程监管。数字化系统建设构建统一、智能的碳市场管理、注册登记及交易系统。国际规则对接推动碳核算方法、标准与国际互认,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规则制定。
三、政策协同与保障机制
法规支撑机制协同组织保障
四、战略意义总结
该《意见》标志着中国碳市场进入“深度整合与高质量发展”✅覆盖范围更广✅机制更完善✅市场更活跃✅国际影响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