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连浩特市生态环境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十条”,紧紧围绕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年度工作要求,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原则,强化土壤污染管控治理措施,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有力保障了全市土壤环境安全,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土壤污染防治职责落实到位。坚持把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大事来抓,统筹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制定印发《二连浩特市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度净土保卫战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与重点企业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分工,与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了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二是土壤污染重点工作推进有力。加强土壤重点监管企业的监管,制定年度土壤、地下水监测方案,按时开展监督性监测,督促企业按时开展自主监测,有效保障重点企业土壤环境安全。制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协调推进固废渣场、尾矿库、垃圾填埋场开展隐患排查和排查报告编制工作,有效解决一批常年悬而未决的潜在土壤污染风险隐患。全市3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全部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全部完成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工作。
三是工业固体废物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按照局站队一体化工作思路,采取“小组团”作战模式,将具体业务人员与执法人员进行混合分组,成立5个固废领域专项行动小组,对全市22家一般工业固废企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96家汽修企业、6家实验室、2家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单位1家、固废填埋场1家,128家企业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排查。通过排查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明确责任人,截至目前涉及16家单位20项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四是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开展得力。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相关评估标准,制定《二连浩特市2022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建立“一看、二对、三查、四走”工作法,从看环评报告掌握该公司危险废物初始数据,仔细核对企业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自行处置等台账,了解实际情况,并重点检查危险废物转移去向、危险废物申报、管理计划、转移联单、应急预案、自行监测等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全年对8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1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进行了规范化环境管理情况考核、评估和打分,各产废单位、经营单位全部达标。
五是医疗废物监管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出台《医疗废物管控方案》《医疗废物监管部门工作职责》《闭环管理医疗废物处置制度》《闭环管理医疗废物处置流程》等多项措施,在各环节下足功夫,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二是加大技防投入力度,在医废转运车、隔离场所等处加装GPS定位、门磁管理系统,对闭环管理区、集中隔离酒店、医废暂存点、处置点视频系统进行整合联网,建立医疗废物视频监管工作机制,派专人实时视频盯防监管和回看,医疗废物信息化监管水平全面提升。三是成立医疗废物视频监控组,建立医疗废物视频监控平台,每日排班排点,专人进行视频监控。2022年全年安全处置医疗废1031.756吨,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全部实现“日产日清”。
六是全面开展农村牧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对我市农村黑臭水体开展全面排查,在我市农村牧区人口集中聚集区及周边外延500米至1000米范围内,未发现黑臭水体。并将排查结果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