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土壤赌球网站状况
按照自治区通报的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全区纳入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安全利用率为98%以上,土壤赌球网站整体良好。全盟无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未发生土壤污染事件。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全面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2020年年底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按照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统一安排部署,配合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了锡盟重点企业土壤调查工作,全盟共采集151家企业信息,经过筛选确定31个地块需要采集点位样品,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2.开展耕地土壤赌球网站类别划分工作。根据自治区农牧厅、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土壤赌球网站类别划分工作的通知》(内农牧科发〔2020〕224号)工作安排,由自治区农牧厅统一选定技术支持单位,依据现有监测结果初步划分耕地类别。
3.优先保护未污染和轻微污染耕地。组织锡林浩特市、正镶白旗、正蓝旗、太仆寺旗、多伦县、乌拉盖管理区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和整改补划工作。
4.依法开展建设用地土壤调查。2020年年底前依法开展建设用地土壤调查。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建设用地土壤调查的通知》,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严格按照《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组织当地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了建设用地土壤调查。目前全盟不存在未经调查评估、修复或风险管控即投入开发建设或已完成开发建设的情况,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5.合理规划土地用途,推动多图合一。在相关部门建立污染地块数据库及信息平台后,将其共享的空间信息,统一纳入自然资源部门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目前,各旗县市(区)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污染地块名录已初步建立完成,全盟纳入疑似污染地块3块。
6.控制农业生产活动污染土壤。全盟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2020年预计实现化肥使用量控制在1.40万吨的目标(同比减少5.4%),农药使用量控制在443.1吨(同比减少2.93%)。化肥减量方面,发动农民积造和堆沤有机肥,促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推广“农家有机肥+配方肥”和“农家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的技术模式。以点带面,促进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辐射带动全盟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达到350万亩,占已播种农作物面积的93%左右。
7.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2020年2月,盟农牧局、住建局等四个部门联合转发《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方案》,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加快推进农村牧区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提升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切实改善人居全球最大赌球网站。印发《关于上报赌球网站农村牧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旗县的报告》,申报苏尼特左旗为全区农村牧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旗县,目前已编制完成试点方案,2台闪蒸矿化炉已完成招投标,投放四分类垃圾桶 10 组,发放宣传册(单)3000份。
8.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我盟大力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各旗县市(区)目前除阿巴嘎旗以外均以县域为单位编制完成了《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各旗县市(区)对辖区内农村牧区黑臭水体情况开展了排查工作,截至目前,我盟境内未发现黑臭水体。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前,累计完成105个建制村综合整治任务。
9.依法规范禁养区监管。根据农业部直联直报系统,2019年度全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1%,配套验收模块中目前列入12家养殖场(其中4家为大型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已达到100%。直联直报系统数据每年度更新一次,2020年系统还未开放,预计到2020年底全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可达到80%,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预计达到100%。
10.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评估。目前,已经编制完成《全盟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评估实施方案》,并上报行署待批复。
11.加强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防治。根据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的统一部署,将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责任和义务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排污许可证,特别是要求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严格督促全盟12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每年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目前8家在产企业已经按期完成自行监测,4家企业因停产未开展监测。
12.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加强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定期开展巡查,依法严查向沙漠、草地、盐碱地、沼泽地等非法排污、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违法行为。不断加强对矿山、油田等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未利用地的环境监管,目前没有发现土壤污染问题。
13.深入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2020年年底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的任务目标。严格重金属环境准入,加强重点重金属减排管理,开展全盟涉重金属企业排查,建立了全盟17家涉重金属排放企业全口径清单;按照国家和自治区重新核算我盟重金属减排任务量,向涉及重金属减排任务旗县下达减排任务预警,督促相关旗县和企业加快重金属减排工作进度,积极开展除尘设施技术改造,力争在11月底前完成全盟重金属减排任务。
14.深入推进全盟固体废物环境监管。2020年年底对重点尾矿库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督促企业编制尾矿库污染防治方案,实现“一库一档”。2019年,我盟制定了《全盟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各旗县市(区)全球最大赌球网站门在全盟范围内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大排查,严查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进一步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处置,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全年共检查一般固废产生单位104家,固体废物堆存场所64家,排查出涉及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环境问题91项,未发现存在工业污染“上山下乡”问题。截至目前,91项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四大专项整治行动分工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字〔2019〕35号)要求,盟生态环境局组织制定印发了《全球最大赌球网站工业固体废物环境问题专项治理方案》(锡土治办〔2020〕1号)、《关于进一步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锡署环字〔2020〕122号),,建立了重点产废企业排查清单和全盟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清单,并对管理不规范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整治。持续加强全盟尾矿库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全盟尾矿库企业编制完成尾矿库污染防治方案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上报至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检查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经营单位60家,整治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9处。陪同自治区固体处指导帮扶组一行深入东乌旗、西乌旗、锡林浩特市、正镶白旗等4个旗县市对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单位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导检查;会同盟卫健委深入阿旗、东苏旗、太仆寺旗、多伦县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家;会同盟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检查盟直医疗卫生机构8家,进一步提升全盟医疗废物监管水平。
15.建立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我盟成立了由常务副盟长任组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建、水利、农牧、林草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能职责,确保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制定印发《关于建立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联动管理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了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联动管理机制,成立由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组成的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联动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
16.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土壤赌球网站改善负总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督促各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科学合理设定工作目标,制定责任清单,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落实落细责任人、责任单位、进度安排,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水平,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行双周调度制度,确保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17.加强宣传与公众监督。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新闻宣传报道。在《赌球网站广播电视台》、《全球最大赌球网站日报》等媒体及新媒体刊播文字、视频、音频稿件,全盟环保系统“双微” 新媒体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对土壤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动态。组织全盟重点企业法人、工业园区负责人和旗县环保局长参加自治区环保厅举办的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培训班。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赌球网站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赌球网站土壤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计划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土壤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土壤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解读,营造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1、耕地土壤全球最大赌球网站类别划分工作是由自治区农牧厅统一选定技术支持单位,依据现有监测结果初步划分耕地类别。截至目前自治区尚未完成耕地类别划分,盟市后续工作现在无法开展。
2、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的工作进度安排,“一张图”系统应于2021年12月底前全面建成。目前全盟疑似污染地块空间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未实现“一张图”共享。
(四)下一步措施
1、按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任务清单逐项核实,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助调度,认真做好已完成任务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为年底收官打好基础。
2、积极主动与上级业务部门进行沟通,按照自治区要求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按照时限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