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示范—阿巴嘎旗查干淖尔湖河口湿地与湖滨缓冲带保护与恢复试点工程 | |||
索引号:73610061-2/2025-00003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生态环境局 | 信息分类:行政职权\公报 | ||
概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示范—阿巴嘎旗查干淖尔湖河口湿地与湖滨缓冲带保护与恢复试点工程 | |||
成文日期:2025-05-21 00:00:00 | 公开日期:2025-05-21 11:33:59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在2025年“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阿巴嘎旗查干淖尔湖传来喜讯:“阿巴嘎旗查干淖尔湖河口湿地与湖滨缓冲带保护与恢复试点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程通过科学修复湿地与缓冲带,有效遏制了生态退化,为草原湖泊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查干淖尔湖(蒙古语“白湖”)是内蒙古四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全球最大赌球网站最大的淡水鱼湖。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为候鸟迁徙、鱼类繁衍提供了重要栖息地,更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生态屏障。然而,近年来受干旱和过度放牧影响,湖泊面积萎缩、湿地退化、植被覆盖率下降,面源污染加剧,生态功能严重受损。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阿巴嘎旗委、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建设与管护并举”的方针,针对查干淖尔湖湿地萎缩、湖滨消落带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谋划实施了阿巴嘎旗查干淖尔河口湿地和湖滨缓冲带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
项目分为湖滨缓冲带(84.01万平方米)和河口湿地(128.63万平方米)两大核心功能区。湖滨缓冲带划分为浅水区、消落区、近岸区,通过清表处理、底质清理及松木桩护岸等措施修复退化岸线,重建湖滨生态系统。河口湿地细分鱼类产卵区、生态塘、草本恢复区等功能单元,结合清淤与植被修复恢复湿地碳汇能力。项目成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碳减排协同发展典范。
湖滨区聚焦防风固沙与水文调控,采用网围栏隔离减少人为干扰,草本种植增强水土保持,柽柳、白刺根系分泌物促进土壤有机碳累积,降低区域沙化风险。湿地区通过地形改造优化水流路径,种植耐盐碱植物提升土壤固碳效率,年固碳量提升约15%。清淤工程削减底泥甲烷释放量30%-40%;生态塘建设降低水流阻力,减少沉积物再悬浮导致的二氧化碳逸散。
通过工程的实施,生态复苏初见端倪,植被覆盖率提升30%,水土流失减少50%,新增鸟类栖息地20余处,入湖污染物削减率超过40%,氮磷浓度显著下降,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该工程项目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现了湿地恢复与碳减排的双重目标,工程系统性修复212.64万㎡湿地,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约2.5万吨,为干旱区湖泊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提供区域示范。
该项目作为试点工程,为内蒙古乃至北方干旱区湖泊生态修复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项目将扩大修复范围,覆盖全湖脆弱区域,并建立长效监测机制,推动智慧化管理,同时结合生态旅游的发展,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
查干淖尔湖的修复不仅是生态工程,更是守护北疆绿色血脉的使命。值此环境日之际,让我们共同关注湿地保护,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让草原明珠重现生机,为子孙后代留住碧水蓝天。
终审:刘秀芳
监审:苏德毕力格
责编:张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