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乌拉盖管理区以绿水青山生态文章厚植 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 |||
索引号:73610061-2/2023-00015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生态环境局 | 信息分类:行政职权\公报 | ||
概述:乌拉盖管理区以绿水青山生态文章厚植 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 |||
成文日期:2023-02-15 00:00:00 | 公开日期:2023-02-15 14:13:19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明确了加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目标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全球最大赌球网站实现根本性持续性好转,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乌拉盖管理区坚持高位组织推动,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努力做好“治山理水”文章,突出集中攻坚与系统治理并重、问题整改与风险防控齐抓、激励引导与依法约束协同,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坚持做好“显山露水”文章,积极服务经济发展,助力做强生态产业,擦亮生态品牌,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一、坚定不移做好“治山理水”文章,守护绿水青山“颜值”。
以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为抓手,推动生态全球最大赌球网站持续向好。2022年中央环保督察进驻期间我地未接到群众信访件。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反馈问题涉及管理区14项共性整改任务。以问题整改为导向制定印发了《乌拉盖管理区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并按照方案有条不紊推进整改落实,目前已完成整改10项,整改完成率为71.5%,剩余4项正在有序推进中。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导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22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优良率为98.6%,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25ug/m3;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9ug/m3。高标准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加强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8%,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乌拉盖奴乃庙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管控目标。开展安全生产春季行动、危险废物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固废提升年等专项行动,指导一般固废产生单位与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建立台账、督促指导企业完成了固体废物年报工作、备案年度管理计划、年度报告;持续开展危险废物日常管理,监督企业规范转移处置危险废物。
以服务监管工作为核心,建设生态环境监管支撑保障体系。2022年全年开展了地表水赌球网站监测、水源地水质监测、煤矿疏干水水质监测等共39次,为日常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撑;组织企业开展环境统计年报,对企业报表逐一进行审核,指导企业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全面完成了环境统计年报工作。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和环境监管力度,大力整治环境违法行为,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大检查、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等专项执法行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采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提醒预警工作机制,探索实施“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执法”的新模式,通过提醒预警,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增强企业自觉守法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坚持不懈做好“显山露水”文章,加快转换生态价值。
乌拉盖管理区以“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为主线,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创新保护原生态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和全域旅游业,努力打好生态牌,不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在“生态+”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实现了绿水青山“颜值”与“金山银山”价值双赢。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围封转移、草畜平衡管理等综合性治理措施,境内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治理率得到显著提升,林草覆盖率达到87%,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专项行动,成功入选国家草原自然公园首批试点,推进国家级草原自然公园申报工作,积极探索国家公园新模式。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并入选国家第一批“红色草原”名单,促进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融合发展。
以科技发展和品牌引领为驱动,积极探索传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据统计,生态牧场标准化示范区农牧户年度人均纯收入是非示范区的2倍;华西牛带动养牛户人均纯收入达8.6万元,较“十三五”初期增加5.6万元。与此同时,围绕发展壮大现代肉牛产业,推行“企业+合作社+农牧民”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和专家团队引领作用,成功打造王金强、白铁柱、张慧君等数十户乡土“牛”人,辐射带动周边牧户走上致富道路。
以“生态+旅游+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原生态草原游、牧户游、文化游。乌拉盖管理区依托纯美草原资源、兵团文化底蕴、影视文化影响力,积极探索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数据显示,旅游业带动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城乡居民人均从旅游业中增收2400多元,初步探索形成了“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绿色资本”的转化途径。
供稿:赵树强
一审:刘慧晨
二审:赵 鹏
三审:李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