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是县域发展的生命线,感知端建设则是守护这条生命线的“神经末梢”。为全面提升辖区内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盟生态环境监控中心邀请技术专家组织对13个旗县市(区)开展感知端帮扶专项行动。
9日-11日,工作组首先抵达西乌旗,协同西乌旗生态环境分局对辖区内矿山企业、绒毛加工、肉食品加工及砖瓦制造等11家重点排污企业开展为期三天的感知端建设“精准施策”。帮扶团队以脚步践行责任,以专业化解难题,在风雨兼程中筑牢县域生态安全的坚实屏障。
战前筹备:精准部署力量,明确攻坚方向
专项行动启动前,盟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与西乌旗分局以电话会议形式开展沟通协调,对辖区内11家企业的基础资料逐一进行建档分析。针对企业的不同特性,团队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清单,明确感知端设备安装位置核查、数据传输频次等核心指标,并特别邀请2名生态监测领域的技术专家参与,构建“政策解读+实地勘查+技术指导+问题整改”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战时协同:凝聚各方合力,分类施策破难点
工作组在现场帮扶过程中,始终坚持“技防+人防”双向推进原则,一方面,依托智慧环保平台,通过实时获取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参数、排放数据等核心指标,另一方面,同步开展“穿透式”现场核查,工作组成员深入企业产污车间、治污设施现场等关键点位,通过“数据比对+现场验证”的方式,坚决防范不正常运行、擅自停用污染防治设施等违法行为,确保监管无死角、执法无盲区。
在问题处置环节,工作组秉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将发现问题作为推动治理提升的重要契机。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感知端设备存在电量波动、流量传输中断、视频信号卡顿等问题,露天矿区域部分TSP监测设备因故障需返厂维修,另有部分点位因生产工况调整需进行合理位移。同时,要求被列入重点管理排污企业清单及具备安装感知端设备的企业,根据项目建设情况新增感知端监测监控设备及自动监控系统,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建设方案备案、设备安装、调试及联网工作。对此,工作组立足企业实际需求与行业发展特点,既坚持底线思维明确合规要求,又突出精准帮扶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初心如磐:以辛勤付出换取安心保障,以积极担当守护生态环境
三天时间,专项帮扶团队累计行程700余公里,检查感知端设备82台(套),发现并解决问题12项。盟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与属地分局协同联动,形成高效攻坚合力,西乌旗分局梳理现场勘查细节,监控中心调阅历史数据佐证异常,技术专家从专业角度剖析问题根源,形成《TSP在线监测设备运行保障方案》。
“每一个数据均关联着生态安全,每一次奔波皆旨在守护家园。”此次专项帮扶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更构建起“监测-指导-整改-反馈”的长效机制。下一步,盟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与西乌旗分局将借助问题整改台账,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同时将此次帮扶所形成的标准方案应用推广至后续帮扶计划,推动生态环境感知端建设由“有无”向“优劣”跨越。在不懈奋斗中,以脚步践行责任,以专业坚守初心,在筑牢县域生态安全屏障的征途上,书写新时代环保人的担当与荣光。
内容来源:盟生态环境监控中心、盟生态环境局西乌旗分局
编辑:刘婷婷
审核:冯磊
终审:黄建涛
监制:郭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