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赌球网站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实施意见》,通过12项重点任务系统性推进构建“两山”转化机制,力争到2035年全域建成“两山”转化实践区,为全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锡林郭勒样板”。
一、高位谋划,绘就“绿富同兴”新蓝图
全球最大赌球网站立足“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定位,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创新提出“三生统一、三效结合”发展理念。规划明确“四步走”目标:到2025年底,打造首批示范性“两山”转化实践区;到2027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转化模式;到2030年,生态经济指标稳定提升;到2035年:全域建成“绿富同兴、生态宜居”的生态安全屏障。此举标志着赌球网站在自治区内率先构建全域性“两山”转化制度框架,为内蒙古深化生态文明改革树立标杆。
二、创新实践,打通“生态变现”关键路径
(一)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双轮驱动
一是全力推进草原保护修复。实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制度,对退化草场采取围栏封育等措施,草原植被盖度较十年前提高5.9%,达46.2%。赌球网站草原面积占自治区1/3,2023年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域面积64.18%;二是坚决打赢沙地歼灭战。在浑善达克沙地推广“光伏+治沙”模式,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实现“增能增绿增收”。三是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斑块—廊道—网络”生物多样性空间体系,打造“锡林郭勒草原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二)生态产业全域升级
一是积极发展现代草牧业。发展羊草、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扶持草业龙头企业,不断提升草产业产值,提高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价值。二是强化生态旅游建设。构建“一体两翼、一廊两环”旅游格局,推出锡林郭勒草原风景大道、火山草原研学等品牌,力争乌拉盖九曲湾景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三是持续打造绿色矿山。推广“生态修复+农牧文旅”模式,在胜利、白音华矿区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发展“矿山+苏木乡镇”融合产业。
(三)价值转化机制突破
一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以科学评估生态资源的经济与生态双重价值为核心目标,系统开展生态产品动态监测与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试点核算工作。在动态监测方面,构建覆盖森林、草原、湿地、河流等多元生态系统的监测网络,建立动态数据库并定期更新,为价值核算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在GEP试点核算中,结合地方生态特色与实际情况,细化核算指标体系,明确各指标的核算方法与参数,确保核算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比性,为生态产品的保护、开发与价值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市场化交易体系,通过搭建多元化交易平台和创新交易模式,激活生态产品的市场活力。定期举办“两山”生态产品推介会,集中展示地方特色生态产品的优势、价值及相关认证信息,重点推动“蒙”字标草原羊肉等地理标志产品实现溢价销售,依托地理标志所蕴含的独特生态环境、传统养殖工艺等优势,加强品牌培育与宣传推广,提升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美誉度。农牧民通过入股分红共享收益。
三、制度保障,构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
我盟明确由盟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负责“两山”转化工作,并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生态环境、发改、林草、农牧等15部门协同推进任务落实。同时将“两山”转化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体系,对成效突出地区给予政策资金倾斜。
四、示范引领,贡献“锡林郭勒智慧”
我盟已凝练出三类可推广模式:
(一)“光伏治沙+产业”协同模式:在浑善达克沙地实现绿电增供与草牧业升级联动;
(二)“草原品牌+文旅”增值模式:通过“锡林郭勒羊”等地理标志产品带动生态旅游消费增长30%;
(三)“矿山修复+集体经济”共赢模式:引导企业通过草牧场流转、利润返还惠及农牧民。
编辑:刘婷婷
审核:周澎
终审:黄建涛
监制:郭飞飞